必赢体育app官方平台-豪赌项目重启,急于偿还贷款,朱共山掌舵的协鑫集团能否翻身?

2024-05-08

撰稿 | 多客

来源 | 贝多财经

光伏行业风光无限,协鑫集团(下同“协鑫”)却喜忧参半。

2023年我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却也显示,2023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另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的预测,2024年在保守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与去年持平,达到390GW左右,乐观情况下能达到430GW。

繁荣之下,暗藏风险。在近两年企业大规模扩产的推动下,光伏产能扩张规模已超市场需求量,产能过剩已几乎成光伏行业各环节所共同面临的局面,今年以来行业内已有多家企业相继发布光伏项目终止、延期公告。

曾经稳坐10年“世界硅王”之位的协鑫集团,几乎完整的参与了过去光伏产业的起起落落,但遗憾的是,受制于紧张的资金链、技术积累不足以及对单一业务线的过度依赖,协鑫集团目前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为了夺回失去的一切,协鑫一系列“另辟新径”的操作备受市场关注。一方面,协鑫为了走出高负债经营的困境,急于把项目重启以便偿还贷款;另一方面,协鑫AII in颗粒硅,试图从失利的单晶多晶之争挽回面子。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协鑫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试图借此摆脱同质化竞争,进而重回巅峰的可能性是有,但概率不大。

一、高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巨额债务影响进军天然气业务

作为光伏产业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协鑫集团高负债的经营模式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协鑫集团通过债务融资支持旗下协鑫科技(03800.HK)、协鑫集成(002506.SZ)、协鑫新能源(00451.HK)、协鑫能科(002015.SZ)等多家A股、H股上市公司快速扩张和技术升级。

在光伏行业火热行情的几年,如此“高杠杆”的手法确实让协鑫集团快速发展,伴随多晶硅价格的一路飙升,让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赚得盆满钵满。仅多晶硅业务在2008年就为他带来了25亿元的净利润,短短5年朱共山便成为全球多晶硅和硅片行业老大。

此后,朱共山带领协鑫集团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拓展硅片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协鑫科技成为了多晶硅片领域的龙头,其多晶硅和硅片产量世界第一,朱共山也被业内称为“世界硅王”。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身处光伏行业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可能迅速放大“高杠杆”风险,使协鑫集团面临财务危机。

这很快就得到了验证。由于协鑫科技大肆扩张多晶硅片产能,对当时发电效率更高的单晶硅片技术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在随后持续多年的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的市场份额之争中陷入被动。紧随其后的便是财务压力,数百亿的负债总额不仅严重影响了资金流动性,还增加了其财务成本,侵蚀了利润空间。

尽管协鑫集团未能有效管理这种财务风险,缺乏对市场变动的快速响应能力,但好在积极进行改进。

4月1日,据媒体报道,协鑫新能源母公司协鑫控股高管表示,“该公司正在重建天然气业务,此前该公司卸载了数百个太阳能装置,以建立天然气进口能力和贸易业务”。

如果成功,协鑫将加入中国所谓的二级液化天然气公司,如城市燃气公司新奥和北京燃气集团,这些公司旨在与国有大型企业一起增加超冷燃料的进口,以满足世界最大能源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虽然协鑫重新进军天然气业务的细节尚未报道,但似乎与其巨额债务压力不无关系。

相关资料显示,协鑫在埃塞俄比亚的天然气项目上投入了13亿美元,其中8亿美元是银行贷款,5亿美元是利息。而协鑫新能源执行总裁徐慧林坦言称,“由于全行业产能过剩和北京逐步取消补贴,其太阳能发电机组的巨额债务阻碍了其天然气雄心。”

简言之,协鑫此次重新进军天然气业务的目的在于重启项目以便偿还贷款。

此前面对财务危机,朱共山更是“断臂求生”,向国企卖股权、卖资产,试图缓解债务压力。

二、逆市场而行,AII in颗粒硅

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企业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和产品方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协鑫集团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适应上带有一定滞后性,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另一大难题。

在光伏产业链中,单、多晶硅之争一直是关注焦点,由此带来的价格战也打得火热。就在协鑫科技大肆扩张多晶硅片产能之际,隆基绿能却只做单晶硅,结果是目前90%的市场都是单晶硅。

当多晶硅片市占率一路从2014年的95%跌至2021年不到5%后,协鑫科技的硅片业务营收大幅缩水,更是连续多年为硅片业务计提巨额减值损失,侵蚀其利润。

而就在外界怀疑协鑫集团是否会像之前那些光伏巨头一样就此衰落时,协鑫集团却踏上了另一条孤勇者之路,AII in颗粒硅。

朱共山曾多次强调:“当今这个过剩时代的致胜法宝之一是,做高端产品,输出高端产能,掌握杀手锏,推崇黑科技”。于是颗粒硅就成为协鑫科技的核心“杀手锏”,也被视为赢得行业争霸赛的关键抓手。

目前,主流多晶硅制备技术路线是采用GCL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制备棒状硅,市场占有率约85%。但在2011年,协鑫科技走了多晶硅的另一条制备技术路线,即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生产FBR颗粒硅。2022年该公司生产的颗粒硅同比增长537.3%,目前在硅料市场中的占比从个位数迅速飙升到15%左右。

相比西门子法,颗粒硅技术的一个突出的优势在于耗电量低、有成本优势。在价格战日益进入白热化阶段下,这一优势几乎是每个光伏企业都无法抗拒的诱惑。

嗅到如此商机的朱共山更是公开表态称,“高暴利时期是绝对不可持续的,价格肯定会回到合理区间”。为此,他决定,“将公司采用西门子法制造硅料的产线统统淘汰,全力生产颗粒硅”。

2023年底,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拥有6万吨棒状硅产能的联营企业“新疆戈恩斯”拟向股东江苏中能分派股息并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仅此笔交易,协鑫科技就录得亏损39.74亿元。这笔交易完成后,标志着协鑫科技将彻底放弃棒状硅产能,全面聚焦颗粒硅的研发及生产。

资料来源:协鑫科技公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协鑫科技All in颗粒硅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风险。

相比西门子法生产棒状硅,虽然颗粒硅在理论上有着不错的成本优势,但是颗粒硅在金属含量、碳含量等产品硬指标上仍存在着一定不足之处。根据中信证券研报,由于颗粒硅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容易吸杂且相互摩擦容易产生硅粉,导致寿命偏低或者碳含量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N型硅片上大规模使用。

不仅如此,市场上对于颗粒硅的技术门槛也存在颇多争议。基于“颗粒硅技术还没完全成熟,产量与纯度都还需提高”等原因,目前国内前六大硅业龙头中只有协鑫一家坚定布局颗粒硅,而通威股份、特变电工、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以及大全能源五家尚未明确表态加码,他们还是以棒状硅为主要发展方向。

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更是公开反驳了颗粒硅必然会取代西门子法棒状硅的观点,表示经过团队验证,“西门子法棒状硅质量远远高于颗粒硅”“颗粒硅注定无法取代棒状硅”。

协鑫集团此次能翻身吗?

原文标题:豪赌项目重启,急于偿还贷款,朱共山掌舵的协鑫集团能否翻身?